【直報網北京3月5日訊】(知識經濟雜志 )經歷了輿論沖擊與嚴管洗禮的保健產業,在2020年來臨之際,多了一份堅韌與規范。在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保健產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與考驗。針對保健產業、保健企業如何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創新發展,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秦小明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上,分別從國家頂層設計、行業自我規范、企業開拓創新等多個維度進行了闡釋。 “健康融萬策” 2019年,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精神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部署,相關部委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7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加快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未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普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加強早期干預,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健康壽命,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奠定堅實基礎。 緊接著,國家層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并制定印發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統籌推進組織實施、監測和考核相關工作。8月,由發改委等21個部委制定印發了《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該《綱要》宣布,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包括優質醫療健康資源擴容工程、“互聯網+醫療健康”提升工程、中醫藥健康服務提質工程、健康服務跨界融合工程、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工程、健康保險發展深化工程、健康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健康產業人才提升工程、健康產業營商環境優化工程、健康產業綜合監管工程等,旨在加快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 秦小明表示:“《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強調建成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而保健食品產業作為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無論是市場需求、社會需求,還是國家經濟發展需求,我們應該明確自己在健康產業中的重要位置,明確共筑健康中國的責任與使命。” 利好的政策環境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企業經營、市場創新提供了指導意見。秦小明強調,根據國家13號文件(即《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要求,“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文件提出建立健全組織架構,依托國家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意見》還提出3項主要任務,實施15項專項行動,強調動員各方廣泛參與、凝聚全社會力量,其中也提到了我們行業與企業,鼓勵企業研發與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增加健康產品的供給。”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多份文件強調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種“健康融萬策”的形勢下,社會各界更要積極參與到支持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的行列中來。秦小明表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各個部委、部門之間的協調至關重要,而作為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保健企業也肩負著重要責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