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報網北京3月18日訊】(新京報)疫情中宅在家,很多人“吃胖發福”,除了室內鍛煉,一些人也將減肥瘦身冀望于減肥產品上。“無節食,不運動,食用神奇粉末輕輕松松瘦下來!”網絡上這樣一則減肥廣告,吸引了很多想瘦愛美的女士。 張夢就是其中之一,在花費數千元網購綠瘦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瘦集團)的這款“神奇粉末”并使用后,她在3月初出現皮膚過敏、發癢、腹瀉等癥狀,一停用即消失。有了疑慮的張夢上網搜索,發現在黑貓投訴等平臺上,不少消費者反映使用綠瘦產品后出現過敏、月經失調、腹瀉等副作用癥狀,產品銷售顧問還要求消費者不吃主食,推銷代餐減肥套餐,有消費者前后花費近10萬元購買使用綠瘦的相關產品后,因營養不良、副作用癥狀嚴重而入院尋求醫治。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綠瘦減肥產品早在10多年前就推出銷售,市場一度火爆的同時,消費者的投訴也不斷,其產品也被曝出假冒保健食品批號、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等情況。3月12日,新京報記者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查詢,發現當前銷售的綠瘦產品,大部分屬于食品,其中一種正在銷售的產品,批號已于2018年到期。 就相關情況,記者撥通綠瘦集團年報中公布的企業聯系電話試圖得到回應,但對方得知是記者后直接掛斷。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律師表示,保健食品或食品都不能用絕對化的語言宣傳功效,減肥因個體因素不同會存在差異,如果經營者以“純天然、沒有副作用,多少天內減肥多少斤”來宣傳,就涉及虛假廣告。 邱寶昌介紹,普通食品不存在保健功能,非保健食品不能宣傳功能,即便是保健食品的宣傳,也不能超出相關部門核準的功能,如果夸大就是虛假宣傳,誤導消費,涉嫌欺詐。 ![]() ▲消費者收到的綠瘦減肥產品。受訪者供圖 |